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

·
致和知必感,岁旱未书灾。 伯禹明灵降,元戎祷请来。 九成陈夏乐,三献奉殷罍。 掣曳旗交电,铿锵鼓应雷。 行云依盖转,飞雨逐车回。 欲识皇天意,为霖贶在哉。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致和:指和谐的气氛或状态。
  • 伯禹:即大禹,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 元戎:古代对军队统帅的尊称。
  • 九成:古代乐舞的一种,九次变化。
  • 陈夏乐:指古代夏朝的乐舞。
  • 三献: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
  • 殷罍: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祭祀用的酒器。
  • 掣曳:牵引,拉动。
  • 铿锵: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 霖贶:指连绵不断的大雨,贶(kuàng)意为赐予。

翻译

和谐的气氛必然能感动天地,即使是在岁旱之年也未曾记录有灾。大禹的神灵降临,军队统帅前来祈祷请求。九次变化的夏朝乐舞陈设,三次献酒奉上殷朝的酒器。旗帜在电光中飘扬,鼓声铿锵如同雷鸣相应。行云依附在车盖之上旋转,飞雨随着车辆回旋。想要知晓皇天的旨意,这场连绵不断的大雨就是赐予的恩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干旱之年,通过祭祀和乐舞祈求雨水的场景。诗中,“致和”与“伯禹明灵降”表达了人们对和谐与神灵的信仰,相信通过虔诚的祈祷能够感动天地。后文通过“九成陈夏乐”和“三献奉殷罍”等具体仪式,展现了古代祭祀的庄严与隆重。结尾的“欲识皇天意,为霖贶在哉”则表达了人们对天意的敬畏和对雨水恩赐的感激,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尊重和依赖。

严维

唐越州山阴人,字正文。肃宗至德二年进士。又擢辞藻宏丽科。以家贫亲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已四十余。辟河南幕府,迁余姚令。仕终右补阙。维少无宦情,怀家山之乐。诗情雅重,挹魏、晋之风。与刘长卿善。有集。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