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春正月二十三日早恭遇上御皇极门觐天下来朝诸侯时有岛夷乞封阙下二首

·
诏选宫人昔奏知,怪来朝讲故迟迟。 忽逢丹扆垂裳日,正忆天言罪己时。 先帝初年真圣主,轮台一诏更吾师。 微臣旧有千秋鉴,却望调元鼎鼐谁。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未: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春正月二十三日:春天的第一个月的第二十三天。
  • 皇极门:宫殿的一个门。
  • :朝见君主。
  • 岛夷:古代对沿海岛屿居民的称呼。
  • 乞封:请求封赏。
  • 阙下:宫阙之下,指朝廷。
  • 诏选宫人:皇帝下诏选拔宫女。
  • 丹扆:红色的屏风,指皇帝的御座。
  • 垂裳:指皇帝穿着礼服。
  • 天言罪己:皇帝自责的话。
  • 轮台一诏:指皇帝在轮台(地名)下达的诏令。
  • 千秋鉴:比喻长远的历史教训。
  • 调元鼎鼐:比喻治理国家。

翻译

在乙未年的春天正月二十三日早晨,我有幸在皇极门朝见皇帝,当时天下各路诸侯都来朝见,还有岛上的居民来请求封赏。

皇帝曾经下诏选拔宫女,我早已知晓,但奇怪的是朝会讲论此事却迟迟未决。 忽然遇到皇帝在红色屏风前穿着礼服的日子,正回忆起皇帝自责的话语。 先帝初年确实是一位圣明的君主,他在轮台下达的诏令更是我们的榜样。 我这个微不足道的臣子曾有过长远的历史教训,现在却要看看谁能够治理好这个国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的一次朝会场景,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朝廷的庄严与皇帝的威严。诗中,“诏选宫人”与“天言罪己”等句,反映了皇帝的仁政与自省,而“轮台一诏”则体现了先帝的英明决策。最后,诗人以“千秋鉴”自喻,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与对治国人才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思考。

唐伯元

明广东澄海人,字仁卿。万历二年进士。历知万年、泰和二县,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佐尚书孙丕扬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门。受业于永丰吕怀,深疾王守仁新说,上疏反对守仁从祀文庙。有《二程年谱》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