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崆峒主人张顽石招隐诗

·
劳君招隐寄诗筒,款款开缄拜好风。 老我独迟篱菊节,怀人长在桂花丛。 望遥云水心先往,梦入烟霞世亦空。 问道有期应不远,广成今已在崆峒。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á):答。
  • 崆峒(kōng tóng):山名,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古代道教圣地。
  • 招隐:邀请隐居。
  • 诗筒:装诗稿的竹筒。
  • 款款:缓缓,形容打开诗筒的动作。
  • 开缄:打开封口,指打开诗筒。
  • 拜好风:感谢对方的良好风范。
  • 篱菊节:指菊花盛开的季节,通常在秋季。
  • 桂花丛:桂花盛开的地方,桂花多在秋季开放。
  • 云水:云和水的景象,常用来形容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
  • 烟霞:烟雾和霞光,也用来形容隐逸生活的景象。
  • 问道:寻求道教的真理。
  • 广成:广成子,道教中的神仙,传说曾在崆峒山修炼。

翻译

你寄来的招隐诗,我收到了,装在诗筒里,我缓缓地打开它,感谢你的良好风范。我老了,错过了篱笆边菊花盛开的季节,但我心中常怀念着桂花丛中的人。我望着遥远的云水,心已经先去了那里,梦里也进入了烟霞之中,感觉世间的一切都空了。我知道寻求道教真理的日子应该不远了,因为广成子现在已经在崆峒山了。

赏析

这首诗是成鹫对张顽石招隐诗的回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真理的追求。诗中,“篱菊节”与“桂花丛”形成对比,前者代表现实的错过,后者则是内心的向往。末句提到广成子在崆峒山,暗示了诗人对道教圣地和神仙的敬仰,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