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蒋尚之见寄韵二首

·
昔年曾记汉相如,洛下才名尽自馀。 尺素每凭南乡雁,寸波难育北溟鱼。 勋庸漫尔昭三史,事业端知在七书。 想得山斋春雨后,一帘花雨昼疏疏。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故称写文章所用的小而短的竹简或绢帛为尺素。这里指书信。
  • 寸波:微小的波浪,比喻微小的力量或影响。
  • 北溟鱼:传说中北方深海中的大鱼,这里比喻远大的志向或难以实现的梦想。
  • 勋庸:功勋和才能。
  • 昭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这里泛指历史记载。
  • 七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书经》、《礼记》,这里泛指儒家经典。
  • 山斋:山中的书斋,指隐居的地方。
  • 春雨:春天的雨。
  • 花雨:花瓣飘落如雨的景象。
  • 昼疏疏:白天时光缓缓流逝的样子。

翻译

曾经记得汉代的相如,在洛阳以才华闻名天下。 书信常依靠南飞的雁儿传递,微小的波浪难以养育北溟的大鱼。 功勋和才能漫无目的地显现在历史之中,而真正的事业却在于儒家经典。 想象着山中书斋在春雨过后,花瓣如雨般飘落,白天时光缓缓流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汉代才子相如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才华横溢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尺素”与“寸波”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书信往来的依赖和对远大志向难以实现的无奈。后两句则转向对儒家经典的重视,认为真正的成就和价值在于对经典的研习和实践。结尾的山斋春雨图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淡远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