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

·
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娇模样其实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穷家活逐日绷曳。 才过了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早来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时节。笃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嗟。欢欢喜喜盼的他回来,凄凄凉凉老了人也!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雁杳鱼沉:比喻音信全无。雁、鱼在这里分别指代书信。
  • 丢抹:打扮。
  • 绷曳:勉强支撑。
  • 一百五日:指清明节,因从冬至到清明正好一百零五天。
  • 二十四夜:指农历腊月二十四,传统上是祭灶的日子。
  • 笃笃寞寞:形容孤独寂寞。
  • 巴结:努力,勤勉。
  • 咨嗟:叹息。

翻译

想到人生最苦的是离别。书信断绝,音讯全无。美丽的容颜其实已经不再打扮,美好的时光谁又能真正享受,贫穷的生活每天都在勉强支撑。

刚刚过了清明上坟的日子,转眼又到了腊月二十四祭灶的时节。一年到头孤独寂寞,努力勤勉,整夜孤独地叹息。

满心欢喜地盼望他回来,却换来凄凉孤独,人也因此老去。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描绘了离别之苦和生活的艰辛。通过“雁杳鱼沉”和“信断音绝”表达了与亲人失去联系的痛苦,而“娇模样其实丢抹”和“好时光谁曾受用”则反映了生活的无奈和美好时光的缺失。诗中通过对节日的提及,如“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和“二十四夜祭灶的时节”,增强了时间流逝的感觉,突出了孤独和等待的漫长。最后,“欢欢喜喜盼的他回来,凄凄凉凉老了人也”一句,以对比的手法,强烈表达了期盼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衰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元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