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
岐路不在地,马蹄徒苦辛。
上国闻姓名,不如山中人。
大宅满六街,此身入谁门。
愁心日散乱,有似空中尘。
白露下长安,百虫鸣草根。
方当秋赋日,却忆归山村。
静女头欲白,良媒况我邻。
无令苦长叹,长叹销人魂。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岐路:岔路,比喻人生的选择。
- 上国:指京城,这里指长安。
- 山中人:指隐居山林的人,比喻清静自在的生活。
- 大宅:高大的房屋,这里指权贵之家。
- 六街:指长安城内的六条主要街道,泛指繁华之地。
- 空中尘:比喻纷乱无序的心绪。
- 白露:秋天的露水,标志着季节的转换。
- 秋赋:指秋天的科举考试。
- 归山村:回到山村,指回归田园生活。
- 静女:指安静的女子,这里可能指诗人的心上人。
- 良媒:好的媒人,这里指帮助促成婚姻的人。
- 销人魂:使人精神消沉,形容极度的悲伤或忧愁。
翻译
岔路并不在地面上,马蹄却徒劳地奔波。 在京城听到自己的名字,还不如山中隐士自在。 权贵的大宅遍布六街,我这样的人能进谁的门? 忧愁的心思日日散乱,就像空中的尘埃。 白露降临长安,百虫在草根鸣叫。 正值秋天的科举考试,我却怀念起归隐的山村。 安静的女子头发快要白了,而好的媒人就在我邻近。 不要让我苦苦长叹,长叹会使人精神消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岐路不在地”一句,巧妙地比喻了人生的选择并非外在的岔路,而是内心的抉择。诗人通过对“上国闻姓名”与“山中人”的对比,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然生活的渴望。后文中的“大宅满六街”与“此身入谁门”则进一步以长安的繁华与自己的孤独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无奈与苦闷。最后,诗人通过对“秋赋日”与“归山村”的回忆,以及对“静女”与“良媒”的描写,展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宁静生活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