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二月入京述怀四首

·
赤帝驱胡地,苍姬奠鼎年。 仁涵繁露外,礼缦庆云边。 灞棘悬孤垒,皋兰控万弦。 词臣频献颂,谁敢勒燕然。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帝:传说中的炎帝,这里指明朝。
  • 胡地:指边疆地区,特别是指与汉族文化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 苍姬:指周文王的母亲,这里象征着国家的稳固和繁荣。
  • 奠鼎:古代帝王举行的一种仪式,象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 繁露:指露水,比喻恩泽广泛。
  • 礼缦:指礼仪的盛大和美好。
  • 庆云:吉祥的云,象征吉祥和繁荣。
  • 灞棘:指灞水边的荆棘,比喻边疆的艰险。
  • 孤垒:孤立的堡垒,指边疆的防御工事。
  • 皋兰:地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这里指边疆地区。
  • 万弦:指弓箭,比喻军事力量。
  • 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这里指诗人自己。
  • 献颂:献上赞美的诗文。
  • 燕然:山名,在今蒙古国境内,古代常用来象征边疆。

翻译

在庚子年二月,我进入京城,心中感慨万分,写下了这四首诗。诗中,我以赤帝比喻明朝,驱赶着边疆的胡人,以苍姬象征国家的稳固和繁荣。仁政如繁露般滋润着四方,礼仪如庆云般美好。灞水边的荆棘围绕着孤立的堡垒,皋兰之地控制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文学侍从的我,不断献上赞美的诗文,谁敢在燕然山上刻下功绩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展现了明朝的强盛和边疆的稳固。诗中“赤帝”、“苍姬”等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赞美。同时,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绘,如“灞棘”、“孤垒”、“皋兰”,诗人表达了对边疆安全的关切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豪。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爱国情怀和文学才华。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