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已邀司马汪公伯玉游西湖

·
乘时脩禊向烟波,为爱风流晋永和。 久别琴樽霜入鬓,乍逢湖海酒如河。 移舟曲傍苏堤柳,蹑蹬高扪葛岭萝。 入夜论文真倚玉,阳春谁和郢人歌。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脩禊(xiū xì):古代一种在春秋两季举行的祭祀活动,以祈求神灵保佑。
  •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常用来形容江湖景色。
  • 晋永和:晋代永和年间,这里指晋代的文化氛围。
  • 琴樽:琴与酒樽,常用来代表文人雅士的生活。
  • 湖海:江湖,泛指广阔的水域。
  • 苏堤:杭州西湖上的一条堤岸,以宋代文人苏轼命名。
  • 蹑蹬(niè dèng):踩着梯子或台阶。
  • 葛岭:地名,位于杭州西湖附近。
  • :藤萝,常用来形容山间植物。
  • 倚玉:比喻与高雅的人交往。
  • 阳春:古代楚国的一种高雅音乐。
  • 郢人歌:郢,古代楚国的都城,郢人歌指楚国的歌曲,这里泛指高雅的音乐或诗歌。

翻译

在适当的时节举行祭祀活动,面向烟雾缭绕的水面,因为我们喜爱晋代永和年间的风流文化。 长时间未见,琴与酒樽已使霜花染白了鬓发,初次重逢,湖海之间的酒宴如同江河般丰富。 我们移舟靠近苏堤边的柳树,踩着台阶登上葛岭,抚摸着山间的藤萝。 夜幕降临,我们在这里讨论文学,真是一种与高雅人士交往的享受,但谁又能和楚国的高雅音乐相比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文人温纯与司马汪伯玉在西湖的游历情景,通过“脩禊”、“琴樽”、“湖海”等词汇,展现了他们对于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移舟曲傍苏堤柳,蹑蹬高扪葛岭萝”生动描绘了他们的游历路线和所见景致,而“入夜论文真倚玉,阳春谁和郢人歌”则表达了他们对于文学交流的珍视和对高雅艺术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文化情怀和生活情趣。

温纯

明陕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号一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寿光知县,征迁户科给事中。累迁至左都御史。时矿税使四出,所至作恶多端。纯屡疏陈,不报。曾倡诸大臣伏阙泣请罢矿税。后以与首辅沈一贯不合,力请致仕。卒谥恭毅。有《温恭毅公集》。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