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门吊古

·
白鹇已没黄龙去,百二山河只夕晖。 东海有波填帝女,苍梧无路怨湘妃。 厓前古木传金柝,海底鲸鲵护宝衣。 惟有哀歌亭上月,夜深犹伴旅魂飞。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厓门:地名,古时指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部的崖山,为宋末抗元的重要战场。
  • 白鹇:一种鸟,这里可能指宋朝的象征。
  • 黄龙:指宋朝的都城汴京(今开封),黄龙府是宋朝的别称。
  • 百二山河:形容国土辽阔,百二指众多,山河指国土。
  • 夕晖:夕阳的光辉,这里象征着国家的衰落。
  • 东海有波填帝女:传说中帝女(即女娲)补天时,用东海的波涛来填补天空的裂缝。
  • 苍梧:古地名,今广西一带,这里指偏远之地。
  • 湘妃:传说中的舜帝的妃子,因舜帝死在苍梧,湘妃悲痛而死,成为湘江的守护神。
  • 金柝:古代军中用以报时或报警的打击乐器。
  • 鲸鲵:古代传说中的大鱼,这里可能指海中的巨兽。
  • 宝衣:珍贵的衣物,这里可能指帝王的服饰。
  • 哀歌亭:可能指纪念宋朝灭亡的亭子。
  • 旅魂:指流离失所的亡国之民的灵魂。

翻译

白鹇鸟已随着黄龙府的消失而隐没,辽阔的国土只剩下夕阳的余晖。东海的波涛中,帝女补天的传说依旧流传;苍梧之地,湘妃的哀怨无处寻觅。厓门前的古树,仿佛在敲打着金柝,传递着往昔的警报;海底的鲸鲵,守护着帝王的宝衣。只有那哀歌亭上的月光,在夜深人静时,伴随着流离失所的亡国之民的灵魂飞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厓门古战场的景象,抒发了对宋朝灭亡的哀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鹇、黄龙、夕晖等,来象征宋朝的衰落。同时,通过东海、苍梧、湘妃等传说,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感慨。最后,以哀歌亭上的月光和旅魂的飞翔,寄托了对亡国的无尽哀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沉痛,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曾仕鉴

曾仕鉴,字明吾,一字人倩。南海人。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举人。二十年(一五九二)任内阁中书,历官户部主事。时值倭寇入侵,赵文懿延仕鉴画策。仕鉴著《兵略》上之,宋经略应昌得之,疏请加仕鉴职衔。仕鉴官侍从,尤留意民瘼,锦衣千户韦梦麒请采珠,仕鉴即上疏止之。又疏修屯政。会差趱南直隶白粮,乘便南还,遂不复出。有《庆历》、《公车》、《洞庭》、《罗浮》、《和杜》诸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九有传。 ► 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