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
紫殿秋风冷,雕甍落日沈。
裁纨悽断曲,织素别离心。
掖庭羞改画,长门不惜金。
宠移恩稍薄,情疏恨转深。
香销翠羽帐,弦断凤皇琴。
镜前红粉歇,阶上绿苔侵。
谁言掩歌扇,翻作白头吟。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殿:指皇宫。
- 雕甍(diāo méng):雕花的屋脊。
- 裁纨:裁剪细绢,这里指制作歌扇。
- 织素:织造白色生绢,这里指制作衣物。
- 掖庭:宫中的旁舍,嫔妃居住的地方。
- 长门:指冷宫,失宠的妃子居住的地方。
- 香销:香气消散,指香料燃尽。
- 翠羽帐:用翠鸟羽毛装饰的帐子。
- 凤皇琴:一种装饰华丽的琴。
- 红粉:指女子化妆用的胭脂和粉,这里代指女子的容颜。
- 绿苔:生长在潮湿地方的绿色苔藓。
- 掩歌扇:用歌扇遮面,这里指停止歌唱。
- 白头吟:古代一种哀怨的曲调。
翻译
皇宫中的秋风带着寒意,雕花的屋脊在落日下沉没。 裁剪细绢制作歌扇,凄凉地唱着断肠曲,织造白色生绢,心中充满离别的哀愁。 宫中旁舍的嫔妃羞于改变自己的画像,冷宫中的女子不惜花费重金以求宠。 宠爱转移,恩情渐渐淡薄,情感疏远,怨恨却愈发深重。 香料燃尽,翠鸟羽毛装饰的帐子失去了香气,琴弦断裂,华丽的凤皇琴不再奏响。 镜前的女子不再化妆,阶上的绿苔逐渐侵占。 谁说只是用歌扇遮面,其实已变成白发苍苍的吟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宫中女子由宠到衰的悲惨命运。诗中通过“紫殿”、“雕甍”等意象展现了宫廷的华丽与冷清,通过“裁纨”、“织素”等动作表达了女子的孤独与哀愁。后半部分则通过“香销”、“弦断”等象征性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女子失宠后的绝望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宫中女子命运的深切同情。
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太宗敬重。贞观十二年(638年)卒,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2] ,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30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