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眺

·
极目登高丘,秋高淮泗平。 淮泗东南流,故绕钟离城。 东京昔丧乱,英雄纷战争。 杀人及鸡犬,旷野寂无声。 悠悠千载下,复见新人耕。 魏公今何在,铜台春草生。 公路冢中骨,岂忧王室倾。 北海固为豪,平原安可轻。 时哉有屈信,汉道再昌明。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极目:尽眼力所及,远望。
  • 淮泗:淮河与泗水,两条河流。
  • 钟离城:古代城名,位于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
  • 东京:指东汉的都城洛阳。
  • 丧乱:指战乱。
  • 旷野:空旷的原野。
  • 悠悠:长久,遥远。
  • 魏公:指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 铜台:指曹操所建的铜雀台。
  • 公路:指袁术,东汉末年军阀。
  • 北海:指孔融,东汉末年名士,曾任北海相。
  • 平原:指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曾自称平原相。
  • 屈信:指变化,起伏。
  • 汉道:指汉朝的统治。

翻译

我登上高丘,尽眼力远望,秋高气爽,淮河与泗水平静流淌。这两条河流向东南流去,因此环绕着古老的钟离城。东汉的都城洛阳曾遭受战乱,英雄们纷纷投入战争。战乱中,人和鸡犬都未能幸免,空旷的原野寂静无声。千年之后,这里又见新人耕作。曹操现在何处?铜雀台上春草丛生。袁术的坟墓中只剩枯骨,又怎能担忧王室的倾覆?孔融固然豪迈,刘备又岂可轻视?时代变迁,有起有伏,汉朝的统治再次昌明。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登高远眺的视角,回顾了东汉末年的战乱历史,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淮泗平”与“旷野寂无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乱带来的荒凉与寂静。后文通过对曹操、袁术、孔融、刘备等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物的命运。最后,诗人以“时哉有屈信,汉道再昌明”作结,表达了对汉朝复兴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循环往复的深刻认识。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