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退后赠刘将军

·
非唯吴起与穰苴,今古推排尽不如。 白马知无髀上肉,黄巾泣向箭头书。 二年战地成桑茗,千里荒榛作比闾。 功业更多身转贵,伫看幢节引戎车。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起(Wú Qǐ):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 穰苴(Ráng jū):即孙武,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
  • 推排:比较、评价。
  • 白马:指战马,此处象征武将的英勇。
  • 髀上肉:大腿上的肉,古代常用来形容武将的勇猛。
  • 黄巾:指黄巾军,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军。
  • 箭头书:指箭矢上的书信,可能是战时传递的命令或信息。
  • 桑茗(sāng míng):指桑树和茶叶,这里比喻战地经过两年的耕作变成了可种植之地。
  • 荒榛(huāng zhēn):荒芜的荆棘,比喻荒凉之地。
  • 比闾(bǐ lǘ):古代行政区划单位,这里指荒废的村落。
  • 幢节(chuáng jié):古代军队中的旗帜,象征将领的权威。
  • 戎车(róng chē):战车,象征征战。

翻译

不仅吴起和孙武,古今英雄中无人能比。 白马知道武将无大腿之肉,黄巾军哭泣于箭矢上的书信。 经过两年的战斗,战地变成了可种植桑茶之地,千里荒芜变成了废弃的村落。 功业显赫,身份更加尊贵,等待着旗帜引领战车。

赏析

这首诗是方干赠给刘将军的作品,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吴起和孙武,赞美了刘将军的英勇和军事才能。诗中“白马知无髀上肉”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武将的勇猛;“黄巾泣向箭头书”则反映了战时的紧张和悲壮。后两句描述了战后的景象,从荒芜到耕作,再到将领的荣耀,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以及将领的功绩和尊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刘将军的敬佩和对和平的向往。

方干

方干

方干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唐宝历中,参加科举考试不第。以诗拜谒钱塘太守姚合。初次见面,因其容貌丑陋,姚合看不起他,待读过方干诗稿后,为其才华所动,于是满心欢喜,一连款待数日。开成年间,常与寓居桐江的喻凫为友,并与同里人李频唱和,诗来歌往,关系甚笃。大中年间,流寓会稽鉴湖。咸通年间,浙东廉访使王龟慕名邀请,一经交谈,觉得方干不仅才华出众,且为人耿直,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终因朝廷腐败,忌贤妒能,不被起用。后人赞叹他“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方干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三百七十馀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六卷三百四十八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 3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