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译文
一轮弯月挂在西边,稀疏的星星闪烁着明亮的光,可是秋夜却显得格外漫长。漏壶滴水的声音回荡在耳边,使人难以入睡。
下了霜的叶子弯了下来,幽暗角落的虫子在鸣叫,秋天的一切都是显得如此悲凉,薄酒一杯,怎么能解我心中愁?满腔热血地想要为国效力,却始终不能如愿。天下大事,儿女情长,只能深埋在心中。
注释
炯(jiǒng):明亮。
永:漫长。
滴泠(líng)泠(líng):指漏壶滴水之声。
扃(jiōng):门上钮环,喻闭门,引申为闭眼。
幽:阴暗的角落
絮(xù):鸣叫
薄:少许
序
《更漏子·本意》是清代词人王夫之创作的一首词。词中作者写长夜不能入睡,为更漏声所恼。眼看着“斜月横,疏星炯”是环境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氛围,也为下文作铺垫。该词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辗转反侧之状,溢于言表,末三句感怀家国身世。“天下事,少年心”表达出想要回报国家,为国效力的迫切愿望。全词格式工整对仗,上片写景,下片言志末三句感怀家国身世,更觉情意深挚,含蕴不尽。
赏析
“斜月横,疏星炯”是环境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氛围,也为下文作铺垫。有漏壶滴水声、霜叶坠落声和秋虫的鸣叫声。衬托秋夜的漫长和寂静,借以表达作者内心的孤寂难平。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双眸未易扃”则可以看出此时作者的状态是心绪不宁,难以入睡的。“双眸未易扃”与“不道秋宵真永”前后呼应,正是作者彻夜难眠,才感到秋夜漫长。
结构上,承上启下,与上文的外在环境的凄清相应和,为下文抒壮志未酬和忧国忧民之情作铺垫。
“薄酒何曾得醉!”这句话是定语后置句,词人借酒消愁,却不能醉。原因在于他心忧天下。通过“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这些诗句,表达了忧国忧民情,表达了反清复明壮志未酬之情。通过“薄酒何曾得醉”可以看出词人愁之重、深。
全词格式工整对仗,上片写景,下片言志。作者秋宵长夜难眠,以酒求醉、求眠不得,其根本原因在于忧国忧民的情怀,作者借“更漏”以抒情怀。本词中写长夜不能入睡,为更漏声所恼。末三句感怀家国身世,更觉情意深挚,含蕴不尽。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烱 (jiǒng):明亮。
- 永:长。
- 泠泠 (líng líng):形容声音清脆。
- 扃 (jiōng):关闭。
- 絮:连续不断地低语。
翻译
斜月横挂在天际,稀疏的星星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没想到秋夜竟是如此漫长。声音缓缓传来,清脆的滴水声不断。双眼难以闭合。
霜降后,树叶纷纷坠落,幽暗中的虫儿连续不断地低语。即使喝了一些淡酒,又怎能醉倒。对于天下的大事,少年心中的思绪,点点滴滴都显得那么深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斜月、疏星、霜叶和幽虫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诗中“声缓缓,滴泠泠”巧妙地以声音描绘出秋夜的宁静与漫长。后句“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则表达了少年对天下大事的深思熟虑,展现了其内心的成熟与深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受和对少年心事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