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园

·
秋来两度问青山,□世人还出世间。 西壤草堂留短句,东篱丛菊对□□。 幽情岂肯遗簪笏,多病终当学返还。 贤哲于今满青琐,沧江且合纵疏闲。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壤:指西边的土地。
  • 草堂:简陋的居所,常指文人隐居之地。
  • 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代田园生活。
  • 丛菊:聚集在一起的菊花。
  • 幽情:深沉的情感或心境。
  • 簪笏:古代官员的头饰和手板,这里指官职和世俗事务。
  • 贤哲:贤明的人。
  • 青琐:指宫门上的青色连环花纹,这里比喻朝廷或官场。
  • 沧江:泛指江河。

翻译

秋来两次询问青山,是留在人间还是超脱尘世。 在西边的草堂留下简短的诗句,东边的篱笆旁,菊花丛生,对着空缺。 深沉的情感怎能遗弃世俗的束缚,多病之身终将学会回归自然。 贤明的人如今遍布朝廷,而我且在江河边放纵自己的闲适。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秋来两度问青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超脱生活的渴望,而“幽情岂肯遗簪笏”则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最后两句“贤哲于今满青琐,沧江且合纵疏闲”则对比了朝廷的繁忙与自己的闲适,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深刻反思。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