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郭熙横卷

·
凤阁鸾台十二屏,屏上郭熙题姓名。崩崖断壑人不到,枯松野葛相攲倾。 黄散给舍多肉食,食罢起爱飞泉清。皆言古人不复见,不知北门待诏白发垂冠缨。 袖中短轴才半幅,惨澹百里山川横。岩头古寺拥云木,沙尾渔舟浮晚晴。 遥山可见不知处,落霞断雁俱微明。十年江海兴不浅,满帆风雨通宵行。 投篙椓杙便止宿,买鱼沽酒相逢迎。归来朝中亦何有,包裹观阙围重城。 日高困睡心有适,梦中时作东南征。眼前欲拟要真物,拂拭束绢付与汾阳生。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阁鸾台:指华丽的楼阁。
  • 黄散:指黄门侍郎与散骑常侍的合称,均为古代官职。
  • 给舍:给事中及中书舍人的并称。
  • 攲(qī)倾:倾斜。
  • 椓(zhuó)杙(yì):捶钉木桩。

翻译

华丽的楼阁中有十二幅屏风,屏风上是郭熙题写的姓名。崩塌的山崖断裂的山谷人迹到不了,干枯的松树和野生的葛藤相互倾斜。黄门侍郎与散骑常侍以及给事中与中书舍人这些人吃了很多肉食,吃完就起身喜爱飞泉的清澈。都说古人不能再见到,却不知北门待诏已经头发白了还垂着帽缨。袖中半幅短小的画卷,使惨淡的百里山川铺展横列。岩头上古老的寺庙被云雾中的树木环绕,沙尾上渔船在傍晚的晴天里漂浮。远处的山可以看见但不知在何处,下落的晚霞和离群的大雁都略显光明。十年的江海生活兴致不浅,满帆迎着风雨通宵航行。投下篙捶钉木桩就停下来住宿,买鱼买酒与人相逢相迎。回到朝中又有什么呢,包裹着看那宫阙被重重的城池围绕。太阳升高困倦睡觉心里很舒适,在梦中时常向东南方向远行。眼前想要找到真的物件,擦拭那束绢要交给汾阳生。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郭熙的画作,画卷中展现了各种意象,如屏风、崖壑、枯松、人物、山水、寺庙、渔船等,生动而富有层次感。诗中既描绘了画中的景色,又提及了观画人的感受和联想,既有对郭熙画艺的赞叹,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如从对画作的欣赏延伸到对古人的追思、对自己经历的回忆等。苏辙通过对画的细致描摹和深入感悟,展现出了其对艺术以及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思考。整体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欣赏画作的过程和情感表达得细腻而真切。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