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子罕篇 · 第十五章

·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有适当的安排。” 【另一译法】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才把诗的音乐[音律]整理出来,使《雅》归《雅》、《颂》归《颂》,各篇各有适当的安置。”

注释

自卫反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 乐正:调整乐曲的篇章。 雅颂:这是《经》中两类不同的诗的名称。也是指雅乐、颂乐等乐曲名称。 雅颂各得其所:诗篇之分雅颂以体制,乐之分雅颂则以音律。正其乐章,如鹿鸣奏于乡饮酒、乡射、燕礼。清庙奏于祀文王、大尝禘、天子养老、两君相见之类。正其乐音,正其音律之错乱。

赏析

孔子对诗经可不是简单的整理,仅从篇幅上看,就可以看出其对诗经所做的工作了,三千多篇,被孔子运用春秋笔法,删减到三百零五篇,这工作亦如其笔削春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自卫反鲁:从卫国返回鲁国。自,从。反,同“返”。

翻译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然后音乐才得到整理,《雅》和《颂》都各自有了适当的位置。”

赏析

这段话反映了孔子对音乐整理和规范的重视。孔子回到鲁国后,着手对音乐进行整理,使得《雅》《颂》这些诗歌能分类恰当,各安其位,这体现了他对文化传承和规范的积极作为。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孔子的文化使命感以及他对于雅正之乐的推崇。这种对于文化艺术的用心整理和规范,对后世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