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 庄公 · 庄公三十年
【经】三十年春王正月。夏,次于成。秋七月,齐人降鄣。八月癸亥,葬纪叔。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齐人伐山戎。
【传】三十年春,王命虢公讨樊皮。夏四月丙辰,虢公入樊,执樊仲皮,归于京师。
楚公子元归自伐郑,而处王宫,斗射师谏,则执而梏之。
秋,申公斗班杀子元,斗谷于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冬,遇于鲁济,谋山戎也,以其病燕故也。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译文
三十年春季,周惠王命令虢公讨伐樊皮。夏季,四月十四日,虢公进入樊国,俘虏了樊皮,带到京城。
楚国的公子元攻打郑国回来,住在王宫里。鬬射师劝阻,就把他抓起来带上手铐。秋季,申公鬬班杀死子元。鬬穀於菟做令尹,自己捐献家财,来缓和楚国的危难。
冬季,鲁庄公和齐桓公在鲁国济水非正式会见,策划攻打山戎,因为山戎危害燕国的缘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王正月: 春天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
- 次于成: 指军队驻扎在成邑。
- 降鄣: 攻占鄣地,鄣,地名。
- 癸亥: 农历八月十日。
- 纪叔: 史书中的一个人物,可能与纪国有关。
- 庚午朔: 农历九月初一,朔日指每月初一。
- 日有食之: 天文现象,指发生了日食。
- 鼓、用牲于社: 在社稷坛击鼓祭祀,用牺牲献祭。
- 济: 鲁国境内的河流,此处指济水边。
- 伐山戎: 对山区的戎族发动战争。
翻译
庄公三十年春天,周天子命令虢公征讨樊皮。夏季四月丙辰这一天,虢公攻入樊国,逮捕了樊仲皮,然后把他带回了京城。
楚国的公子元从攻打郑国归来,居住在王宫,斗射师劝阻他,却被公子元抓起来戴上枷锁。
秋季,申公斗班杀了公子元,斗谷于菟担任了楚国的令尹,他甚至不惜毁掉自己的家产来缓解楚国的危机。
冬季,庄公和齐侯在鲁国的济水边会面,他们计划联合对付山戎,因为山戎侵扰了燕国。
赏析
这段文字记录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军事行动和政治斗争。虢公讨伐樊皮反映了当时的征伐制度,而公子元的事件则揭示了权力争夺的残酷。斗谷于菟的无私行为显示了他的忠诚和国家责任感。庄公与齐侯在济水边的会面,预示着两国可能结盟共同对抗山戎,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联盟策略。整段内容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复杂局势和人物的抉择。
左丘明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後代。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左史官记言,右史官记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其父移居鲁国并世代担任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後说近是。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後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 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