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明际访蛟门访沈嘉则诸名公

· 徐渭
吴郎少小解声诗,月露风云薄不为。 孔雀东南将许偶,关睢窈窕是其师。 忽思海畔推诸沈,欲拗榴花寄一枝。 不若买舟亲访却,深谈正是日长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吴子明:指吴郎,即吴子光,传说中的人物,是个文学家。
蛟门:传说中的地名,指海边。
沈嘉则:指沈括,北宋时期的科学家。
孔雀:指孔雀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关睢:指关中和河南的地名。

翻译

吴郎从小就擅长吟诗作对,但他的作品却不如月光明亮,风云变幻莫测。
他曾在孔雀山东南边与一位窈窕的老师相遇,那位老师正是关中和河南的名士。
他突然想起海边的沈括,想送他一枝榴花表达心意。
他觉得不如亲自买船去拜访,深入交谈才是最好的时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吴郎心中对文学和学问的向往和追求。他虽然有才华,但却自知不足,希望能向名公学习,不断进步。通过对吴郎的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学问的虔诚和对师长的尊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价值观。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宗宪下狱,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又以击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得张元忭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辄慷慨悲歌。晚年贫甚,有书数千卷,斥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以终其生。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