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声

· 徐渭
南薰吹涨绿胎虫,插喙如芒响不穷。 饱嘬巳冯喧夏月,哀吟翻苦怨秋风。 一城市客朝摊外,百瓮醯鸡晚沥中。 施与皮囊枯亦得,只愁无计作家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薰:吹拂。胎虫:指蚊子幼虫。插喙:指蚊子叮咬。如芒:像尖锐的刺。巳:已经。冯:指蚊子。喧:指蚊子的声音。醯:指酒。沥:滴下。皮囊:指人的身体。

翻译

蚊子的声音在南风的吹拂下,使得绿色的蚊子幼虫膨胀生长,它们叮咬的嘴像尖锐的刺一样不停地响个不停。它们在夏天已经吸饱了血,发出嗡嗡的声音,仿佛在抱怨夏天的炎热;在秋风中,它们悲切地哀鸣,似乎在抱怨秋风的凄凉。一个城市的客人早晨在街头摊位外,晚上在酒馆里,百桶酒已经倒空。即使给了它们皮囊里的血,它们也会干瘪死去,唯一的忧虑是无法找到方法来对付这些蚊子。

赏析

这首诗以蚊子的生活习性为题材,通过描写蚊子在南风吹拂下的生长繁衍,以及它们在夏天吸血、在秋风中哀鸣的情景,表现了蚊子的顽固和烦扰。诗人通过蚊子的形象,抒发了对生活中烦恼和无奈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力感和无奈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微小生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宗宪下狱,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又以击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得张元忭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辄慷慨悲歌。晚年贫甚,有书数千卷,斥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以终其生。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