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图
瀛洲自是神仙住,谁将笔力移来此。
碧瓦长栏十二层,红云断岫三千里。
碧瓦红云缥渺间,令人一望损朱颜。
当时文采琳琅重,今日青红图画残。
画史一人阎立本,笔底不讹笑与哂。
窄袖长袍十八人,面面相看灯捉影。
后来界画始何人,豆粒作人马成寸。
却疑此是李将军,烛暗酒深何处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瀛洲(yíng zhōu):传说中海上仙境的名称。 碧瓦(bì wǎ):绿色琉璃瓦。 长栏(cháng lán):长廊。 岫(xiù):山峰。 琳琅(lín láng):形容文采华丽。 阎立本(yán lì běn):画家名。 窄袖长袍(zhǎi xiù cháng páo):指古代文人穿的衣服。 豆粒(dòu lì):形容画得很小的人物。 李将军:指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
翻译
瀛洲本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谁把笔墨的灵气转移到这里来了呢。绿色琉璃瓦盖着的长廊有十二层,红云飘渺间,山峰间隔着三千里。绿色琉璃瓦,红云飘渺间,一眼望去让人感觉自己的容颜黯淡了。当时的文采华丽绚烂,如今的青红图画已经残破不全。画史上有一位名叫阎立本的画家,他的画笔下没有虚假的笑容和讥讽。画中有十八个穿着窄袖长袍的人,他们面面相觑,仿佛在灯光下捉迷藏。后来的画家是谁呢,画中的豆粒大小的人马成了寸许。我猜想这或许是李将军的作品,烛光渐暗,酒意渐浓,不知何处去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瀛洲神仙居所的景象,通过对画中人物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当时文人的风采和画家的才华。诗人通过对画作的赞美和怀疑,表达了对过去文化的敬仰和对未来的疑惑,展现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神秘、传奇的瀛洲的向往和对艺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