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学官往福宁州

陈生才亦奇,年少举宏词。 自信五经笥,堪为一卷师。 衣冠闽俗变,文字海人知。 莫即伤淹滞,三鳣更不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五经笥:指五经全书,这里表示对经典的精通。
衣冠:指衣冠礼节,这里表示仪表端庄。
闽俗:指闽南地区的风俗。
淹滞(yān zhì):指停滞不前。
三鳣(sān zhān):传说中的一种神鱼,象征着高尚的品德。

翻译

送陈学官去福宁州
陈先生的才华也是非常出众的,年轻时就被举荐为官。
他自信地精通五经全书,可以被视为学术的楷模。
他的仪表端庄,符合闽南地区的风俗,文采斐然,受人尊敬。
不要因为受到困难而感到沮丧,就像传说中的三鳣一样,永远不会欺骗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顺之送别陈学官去福宁州的作品,赞美了陈学官的才华和品德。诗中通过对陈学官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学识渊博、仪表端庄以及坚韧不拔的品质。作者以古典的文学形式,将对陈学官的赞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推崇和尊重。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