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十七首
边隅近杀气,昴星烛天明。
长矢射汉月,牧马川原腥。
挥霍风雨急,劫掠鸡犬惊。
黑云压孤垒,哭声殒三军。
羽书日夜驰,震动咸阳京。
天子按剑怒,含悽悯苍生。
徵调选材勇,授钺思豪英。
制敌在素豫,得人壮长城。
安得百颇牧,坐使边尘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边隅(biān yú):边境的角落。昴星(mǎo xīng):古代二十八星宿之一,代表冬季。矢(shǐ):箭。汉月:指明月。腥(xīng):血腥的味道。挥霍(huī huò):挥霍浪费。劫掠(jié lüè):抢劫掠夺。孤垒(gū lěi):孤立的城垒。咸阳(xián yáng):古代都城,今陕西西安。按剑(àn jiàn):手握剑。悽悯(qī mǐn):悲伤怜悯。徵调(zhēng diào):征调。豪英(háo yīng):勇士。素豫(sù yù):事先准备。颇(pō):勇猛的将领。
翻译
在边境的角落,杀气弥漫,冬季的明月高悬照亮天空。长箭射向皎洁的月亮,牧马在原野上散发着血腥的气味。风雨肆虐,劫掠之风让人惊惶,黑云笼罩孤立的城垒,哀号声响彻三军。传书日夜奔驰,震动了咸阳的都城。天子手握剑怒不可遏,心怀悲伤怜悯百姓。征调选拔材勇之士,授予钺斧思虑豪杰,事先准备应对敌人,招募人才壮大长城。但愿能够安抚百姓,使边境尘埃消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边境战争的惨烈场面,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边境地区的危险。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昴星烛天明”表现了冬季的寒冷和明亮,而“长矢射汉月”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诗人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对百姓的关怀,展现了对勇士的赞颂和对长城的重视。整体氛围庄严肃穆,展现了古代战争时期的紧张气氛和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和郭杏冈秋日漫兴十二首 》 —— [ 明 ] 孙承恩
- 《 送张复庵大谏使韩藩四首 》 —— [ 明 ] 孙承恩
- 《 题小景画册十首 其二 》 —— [ 明 ] 孙承恩
- 《 贺杨麟山生子晬日三首 》 —— [ 明 ] 孙承恩
- 《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唐尧帝 》 —— [ 明 ] 孙承恩
- 《 舟行复值风 》 —— [ 明 ] 孙承恩
- 《 常山道中即事 》 —— [ 明 ] 孙承恩
- 《 再叠三首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