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十七首

我有一良剑,传是古镆铘。 自信靡文饰,埋没溷泥沙。 惨淡无晶光,斑剥生铁花。 世人亦有宝,诩诩各自誇。 磨淬明白雪,本质固无加。 百金饰剑首,金珠灿星霞。 一朝售之市,传观共称佳。 我剑亦在侧,唾手争喧哗。 好恶莫容辨,抚之自咨嗟。 什袭始有待,终必遇张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镆铘(mò yí):古代一种形状特殊的剑。 溷泥沙:指泥沙淤积的地方。 斑剥:斑驳脱落。 铁花:铁锈。 诩诩(xǔ xǔ):形容自夸。 磨淬(mó cuì):磨砺。 金珠灿星霞:指剑身上镶嵌的金珠,闪烁如星辰。 售之市:在市场上出售。 张华:指有名望的人。

翻译

我有一把古老的剑,传说中是镆铘剑。它自信而不张扬,被埋没在泥沙之中。剑身暗淡无光泽,斑驳脱落,生满了铁锈。世人也各自拥有自己的宝物,各自自夸。经过磨砺,它变得明亮如白雪,本质却始终不变。用百金来装饰剑柄,金珠闪烁如星辰。有一天在市场上出售,传闻被人共同称赞为佳品。我的剑也在一旁,引起争议和喧哗。好坏难以辨别,只能自己感叹。什袭(shí xí)才有待遇,最终必然会遇到有名望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把古老的剑,表达了剑的坚韧和不屈的品质。剑虽然被埋没在泥沙之中,却依然保持着自信和坚定,经过磨砺后更显珍贵。诗中通过对剑的描写,反映了人生中的坚持和不屈精神,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整体氛围幽深,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价值观的思考。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