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聿其暮送朱东原司教东平六章

岁聿其暮,翔翔萧萧。 言策其驽,送子于郊。 岁聿云暮,寒日翳翳。 伤子不逢,感我出涕。 驱车辚辚,徒御倾倾。 式遄子行,我心用宁。 言言东平,鲁邦之域。 宫墙崇崇,懋子嘉绩。 金则有砺矣,木则有矩矣。 造尔多士,子其处矣。 胡子匪宜我,独与子暌离。 孰辅吾仁,孰砭我疵。 岂无友朋,不如子心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岁聿(suì yù):岁月已经;暮(mù):将尽;翔翔(xiáng xiáng):飘飘;萧萧(xiāo xiāo):凄凉;策其驽(cè qí nú):鞭策他的马匹;郊(jiāo):郊外;翳翳(yì yì):昏暗;伤子(shāng zǐ):思念子女;出涕(chū tì):流泪;辚辚(lín lín):车辆声音;御倾倾(yù qīng qīng):驾驭不稳;遄(chuán):快速;鲁邦(lǔ bāng):鲁国;域(yù):疆土;懋子(mào zǐ):有德行的人;嘉绩(jiā jì):美好的功绩;砺(lì):磨刀;矩(jǔ):准则;多士(duō shì):众多的士人;匪宜(fěi yí):不相宜;暌离(kuí lí):分离;孰辅(shú fǔ):谁能辅助;砭(biān):医治;疵(cī):疾病;友朋(yǒu péng):朋友。

翻译

岁月已经将尽,风吹草动,凄凉萧索。鞭策着马匹,送别子女到了郊外。天色渐渐昏暗,思念子女之情难抑,眼泪不禁流下。车辆声音隆隆,驾驭不稳。子女快速离去,我心中平静安宁。说到东平,是鲁国的疆土。宫墙高耸,有德行的人有着美好的功绩。金器已经磨砺,木器已经制作成准则。有很多士人,他们就在那里。但是我却不适合在那里,独自与子女分离。谁能辅助我的仁德,谁能医治我的疾病。难道没有朋友,不如子女心中明白。

赏析

这首古诗描写了诗人孙承恩送别子女的情景,岁月已晚,风吹草动,凄凉萧索。诗人鞭策着马匹,将子女送至郊外,心中充满了对子女的思念之情。在送别的过程中,诗人表达了对子女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现出对子女前程的期许和祝福。诗中对东平的描绘,展现了那里的繁荣景象和优秀人才的聚集,但诗人却感到自己与那里格格不入,选择了与子女分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认为没有朋友,还不如子女心中的理解和陪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友谊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