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义兴林尹迁官

移家本为采山薇,茂宰风流更可依。 满径蓬蒿频问讯,开尊竹石几忘归。 高才岂得淹黄绶,野性惟甘卧薜衣。 今日河梁送君后,柴关车马又应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义兴林尹:指义兴郡的林尹,即林县的县官。
迁官:指调任官职。
茂宰:指有才德的宰相。
蓬蒿(péng hāo):指野草。
竹石:指竹林和山石。
淹黄绶(yān huáng shòu):指被封为官员。
薜衣(bì yī):指草编的衣服。
河梁:指河边。
柴关:指柴门,即家门。

翻译

送别义兴林县官迁任
搬家原是为了采摘山间的薇草,茂盛的宰相风采更是值得效仿的。
满路都是茂盛的野草,频频询问消息,开怀款待,竹林和山石几乎忘记了回家的路。
高才怎么能够停留在黄金绶带下,野性只愿意躺在草编的衣服上。
今天送别在河边,过了家门,车马声音又会变得稀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义兴林县官迁任的场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官员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官员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员高尚品质的赞美,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