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贼

盗贼何充斥,咆哮剧虎狼。 焚烧靡孑遗,逃窜各仓皇。 骨肉稀音问,交游有死亡。 忧来频怅望,清泪湿衣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盗贼(dào zéi):指盗窃犯罪分子。 孑(jí):孤独、孤单。 仓皇(cāng huáng):慌张失措的样子。

翻译

盗贼何等猖狂,咆哮如猛虎猛狼。 焚烧一切无余,逃窜时时慌张。 亲人稀少问候,朋友中有死亡。 忧愁时常令人沮丧,清泪打湿衣衫。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盗贼横行的景象,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盗贼的凶猛和肆无忌惮。诗人通过描写盗贼焚烧掠夺、逃窜仓皇的情形,表现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在这种环境下,亲人朋友间的联系变得稀少,人们充满忧虑和沮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担忧和对人性的思考。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