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倭夷:指日本侵略者。
- 贪残:贪婪残暴。
- 假息:暂时的安宁。
- 将帅:军队的高级指挥官。
- 天意:上天的旨意。
- 含糊:不明确,模糊。
- 人心:人们的情感和想法。
- 战惕:恐惧,忧虑。
- 桑梓地:故乡,家乡。
- 燎烟红:战火燃烧的景象。
翻译
听说日本的侵略者已经撤退,他们的贪婪和残暴已经得到了满足。尽管官军还在享受暂时的安宁,但将帅们已经开始讨论他们的功绩。上天的旨意似乎并不明确,人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忧虑。希望我们的故乡不要再看到战火燃烧的红色烟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倭寇退去后的社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倭夷退”与“贪残志巳充”形成对比,揭示了侵略者的贪婪本性。后句“官军犹假息,将帅可言功”则反映了战后军队的状态,以及将帅们的自满。诗的最后两句“莫教桑梓地,再见燎烟红”强烈表达了对故乡安宁的期盼,以及对未来可能再次爆发战争的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寄寿大宗伯汪石潭先生 》 —— [ 明 ] 孙承恩
- 《 西湖 》 —— [ 明 ] 孙承恩
- 《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唐尧帝 》 —— [ 明 ] 孙承恩
- 《 麟山 》 —— [ 明 ] 孙承恩
- 《 有感故园和马西玄韵三首 》 —— [ 明 ] 孙承恩
- 《 竹亭纳凉二首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二十七 韩文公 》 —— [ 明 ] 孙承恩
- 《 贺杨麟山生子晬日三首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