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咏山居

飘萧坠寒叶,寂寞虚堂秋。 游子久行役,索居寡良俦。 明灯照空壁,啼螀动羁愁。 情悰念悄悄,川原邈悠悠。 中夜起彷徨,仰视河汉流。 萍蓬偶栖泊,太息未能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飘萧(piāo xiāo):飘动凋零;坠(zhuì):落下;虚堂(xū táng):空荡的房屋;役(yì):劳累;寡良俦(guǎ liáng chóu):少有良友;螀(jiāng):蝉;羁愁(jī chóu):牵挂思念;悰(cóng):深;邈(miǎo):遥远;彷徨(páng huáng):徘徊不定;萍蓬(píng péng):漂泊不定;太息(tài xī):长叹息。

翻译

飘萧凋零的叶子飘飘坠落,空荡的房屋里寂寞无人。游子长久劳累在外奔波,孤身寻找良友却寥寥无几。明灯照亮着空荡的墙壁,蝉鸣声动荡着牵挂和思念。深深地思念着,远远地望着远方的山川原野。半夜里起来徘徊不定,仰望着天空中银河流淌。像漂泊的浮萍和飘荡的蓬草,长叹息却无法安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山居中的寂寥凄凉之景,通过描写飘萧的落叶、空荡的房屋、游子的劳累和孤独,以及内心的牵挂和远方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于内心世界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感悟和共鸣。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