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题击瓮图
我思贤哲人,不与寻常肩。
方其髫龀日,事业先可占。
温公当年事,谁把丹青传。
伟哉击瓮时,仁智亦两全。
公昔相元祐,忠义称名贤。
谁知及物功,已见成童年。
人心妙不测,运用合机权。
试看此儿嬉,伊谁教能然。
古今一俯仰,人物成灰烟。
我心良悠悠,浩叹秋风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击瓮(jī wèng):古代一种击打空心瓮的游戏,比喻做事得心应手,得心应手的时刻。 髫龀(tiáo chèn):指儿童时期。
翻译
思念着贤明的前辈,他们与普通人不同。 在他们年幼时,就已经能够规划未来的事业。 温公当年的事迹,谁能够将其传承下来。 多么伟大的击瓮时刻,仁慈和智慧兼备。 当年公相元祐,以忠义著称。 谁知道及物之功,已经看到成年的样子。 人的心思奥妙无穷,善于把握时机。 看看这个孩子在玩耍,是谁教会他如此。 古往今来,人物最终都会化为灰烟。 我的心情悠悠,深深叹息着秋风的来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对贤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古代贤人温公和击瓮时刻的赞颂,表达了对贤明前辈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人生无常,时光荏苒,人物终将逝去的哲理。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人生沧桑变化的感慨和对智慧与仁爱的赞美。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和许松皋太宰宫僚宴集四首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三十二 吴季子 》 —— [ 明 ] 孙承恩
- 《 场中劳瘁弗怡偶念守谷赠韵再叠六首 》 —— [ 明 ] 孙承恩
- 《 题新建李白祠 》 —— [ 明 ] 孙承恩
- 《 送侯少府词三章东郭行春 》 —— [ 明 ] 孙承恩
- 《 南斋十咏 》 —— [ 明 ] 孙承恩
- 《 赠张鹤仙四首 其二 》 —— [ 明 ] 孙承恩
- 《 六月廿七日诸君子会予草堂次前韵四首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