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子黄鹦鹉

· 徐渭
见说黄鹦鹉,西来自氐羌。 色今分间正,天与改文章。 竟夺春鹂羽,全为汉鹄翔。 能言猩敢并,借染蜜初房。 稍挂杨丝乱,聊毸菊瓣张。 金钗翘卫女,红豆惹萧娘。 恼燕依人紫,愁鹰掠兔苍。 香拳閒铁爪,妙影闪铜梁。 江夏埋词客,秦山问上皇。 赭袍双映浅,芳草一洲长。 梦兆呈妃子,琵琶唤海倡。 性情胎戊巳,音韵合宫商。 百鸟窥应噪,孤凰见必伤。 未能求一友,差可哭三良。 老病浑如昨,新闻喜未尝。 借看如可许,香稻当茶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黄鹦鹉(yīngwǔ):一种黄色的鹦鹉,古代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氐羌(dǐ qiāng):古代少数民族的名称。 春鹂(lí):一种鸟类,古代常用来比喻声音悦耳的鸟。 汉鹄(hú):指美丽的鹄(一种水鸟)。 猩(xīng):指猩猩,一种猴子。 染蜜初房:比喻学舌模仿别人说话。 杨丝:指柳树的细枝。 毸(suī):细软的毛发。 金钗翘卫女:金钗是古代女子的饰物,卫女指美女。 红豆:古代用来比喻美女的脸颊。 萧娘:指萧史,古代美女。 燕:指燕子。 鹰:指老鹰。 拳:指拳头。 铁爪:指老鹰的爪子。 铜梁:指铜梁上的光影。 江夏:地名,今湖北省荆州市。 秦山:指秦岭。 赭袍:古代官服。 梦兆:梦中的预兆。 琵琶:古代弹奏乐器。 海倡:指海上的歌妓。 胎戊巳:指生肖。 宫商:古代音乐的音阶。 孤凰:孤雌凤凰。 三良:指三位好友。

翻译

听说黄鹦鹉,从西方来自氐羌。 它的羽毛色彩鲜艳,仿佛是上天亲手改变的。 它甚至夺取了春天鹂鸟的羽毛,完全比得上汉代的美丽水鸟。 它能够模仿猩猩的言语,敢于与猩猩争辩,仿佛初学说话就染上了甜蜜的气息。 它的羽毛轻轻地挂在柳树细枝上,像是在微风中摇曳。 金钗高高梳起,像是卫国美女,红颜惹人怜爱。 它惹恼了燕子,引起了老鹰的注意。 它的香气如同拳头一般轻盈,它的身影在铜梁上闪烁。 在江夏埋葬了诗人,在秦山询问了上皇。 赭袍的光影映在浅浅的水中,芳草一片长长的洲岛。 梦中出现了妃子的预兆,琵琶唤起了海上的歌妓。 它的性情与生肖相符,音韵合乎宫商音阶。 百鸟窥视时发出噪音,孤雌凤凰一见必受伤。 它还未能寻找到一个知己,只能悲伤地哭泣三位好友。 老了生病的感觉就像昨天一样,新的消息却从未带来喜悦。 如果能够借此一瞥,香稻将成为茶汤的佐料。

赏析

这首诗以黄鹦鹉为象征,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形象,通过对黄鹦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将黄鹦鹉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间。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华丽,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宗宪下狱,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又以击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得张元忭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辄慷慨悲歌。晚年贫甚,有书数千卷,斥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以终其生。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