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穿山感事

· 徐渭
荒城临海一山围,何事东方滞衮衣。 晓日每看牙将集,秋风自送远人归。 霜寒戍草嘶征马,潮落江门露钓矶。 欲请长缨何处是,且寻酒伴扣荆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穿山(chuān shān):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似麒麟,有角有翼。 滞衮衣(zhì gǔn yī):指停留在东方的官员。 牙将(yá jiāng):古代官员的一种头饰。 戍草(shù cǎo):边境的草地。 钓矶(diào jī):垂钓的地方。 长缨(cháng yīng):长长的缨络,古代官员的标志之一。 扣荆扉(kòu jīng fēi):敲击荆木门扉,比喻寻找知音。

翻译

一座荒废的城市靠海,被一座山环绕,为何东方的官员停滞不前。每当清晨的阳光照耀,官员们便聚集在一起商议事务;秋风送走了远行的人。寒霜使得边境的草地上的征马嘶叫,潮水退去露出了垂钓的地方。想要邀请那些有权势的人来此,却不知何处寻觅,只好先找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敲击荆木门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落寞的画面,城市荒废,山环绕,官员们似乎陷入了某种困境,东方的官员停滞不前,清晨阳光下商议事务,秋风送别远人,边境的草地上的征马嘶叫,潮水退去露出垂钓之地,表现了一种深沉的离愁别绪。诗人想要邀请有权势的人前来,却不知去向,只好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去寻找知音,表达了对于真诚友谊的珍视和对于人际关系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宗宪下狱,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又以击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得张元忭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辄慷慨悲歌。晚年贫甚,有书数千卷,斥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以终其生。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