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送贡友瞻幛诗
宛陵南湖郁相扶,山如走马水直趋。
菰蒲两岸潴万顷,集有鸿雁跳有鱼。
闻君卜筑历几世,遂以姓显称楚吴。
白头学士文章伯,日日待诏承明庐。
仰觐清光才咫尺,殿头催赐春满壶。
谢庭玉树照耳目,一一捷足功名途。
情知凤雏出丹穴,毛质自与凡禽殊。
朅来司会紫阳里,朝坐学舍夜读书。
秋徵仓廪如斗大,米粒爱护明月珠。
锱铢累积肯縻费,共喜买田割膏腴。
三年细满返故里,旧栽杨柳今扶疏。
上堂父母问起居,下堂兄弟尽友于。
一门被服青与紫,我诗宜绘家庆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宛陵:地名,今安徽省宣城市。
- 南湖:地名,位于宛陵附近。
- 郁相扶:形容山水相依,景色优美。
- 走马:比喻山势起伏,如马奔腾。
- 直趋:直接流向。
- 菰蒲:一种水生植物。
- 潴:积水。
- 鸿雁:大雁。
- 卜筑:选择地点建造房屋。
- 文章伯:指文学造诣高的人。
- 承明庐:指宫廷中的住所。
- 仰觐:仰望。
- 清光:指皇帝的容颜。
- 谢庭玉树:比喻才华出众的子弟。
- 凤雏:比喻英俊的少年。
- 丹穴:凤凰的巢穴,比喻高贵出身。
- 朅来:来到。
- 司会:管理财务。
- 紫阳里:地名,指学舍所在地。
- 秋徵:秋天的征收。
- 仓廪:粮仓。
- 锱铢:极小的数量。
- 縻费:浪费。
- 膏腴:肥沃的土地。
- 扶疏:茂盛。
- 友于:兄弟和睦。
- 青与紫:指官服的颜色,代表官职。
翻译
宛陵的南湖景色优美,山水相依,山势如奔腾的马,水流直泻。两岸的菰蒲遍布,积水万顷,聚集着大雁和跳跃的鱼儿。听说你选择在这里建房已有几代,因此你的姓氏在楚吴地区声名显赫。你这位白发苍苍的文学大家,每日在宫廷中等待皇帝的召见。仰望皇帝的容颜,仿佛近在咫尺,殿头赐予的春酒满壶。你家的子弟才华横溢,一个个都迅速在功名路上取得成就。明知你的子弟如凤凰般高贵,他们的品质自然与常人不同。你来到紫阳里管理财务,白天在学舍教书,夜晚则专心读书。秋天征收的粮食堆积如斗大,你珍惜每一粒米如同明月珠。你精打细算,不肯浪费分毫,共同欢喜地买下了肥沃的土地。三年后你回到故乡,旧时栽种的杨柳如今已茂盛。你上堂问候父母,下堂与兄弟和睦相处。一家人都穿着官服,我这首诗正好描绘了你的家庆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宛陵南湖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家族的显赫与和睦。通过山水、植物、动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机。诗中对家族成员的才华和成就给予了高度赞扬,体现了对家族荣耀的自豪。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简朴生活和家族和睦的向往,以及对文学和学问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文人的风采和家族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