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像

两晋文章在此翁,阳秋都寄杖藜中。 诗人秪写归来意,不道闲情似国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渊明:即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文学家,以田园诗著称。
  • 两晋:指西晋和东晋两个朝代。
  • 阳秋:指《春秋》,古代史书,这里泛指历史。
  • 杖藜:拄着藜杖,指陶渊明隐居田园的生活。
  • :只,仅仅。
  • 归来意:指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意愿。
  • 国风:《诗经》中的一部分,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的民间歌谣。

翻译

这位老翁,是两晋时期的文学巨匠,他的历史见解都蕴含在拄着藜杖的隐居生活中。诗人只是描绘了他辞官归隐的意愿,却不谈及他那如《国风》般深沉的闲适情感。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和隐居生活,通过“阳秋都寄杖藜中”一句,表达了陶渊明深厚的历史见解与其田园生活的紧密联系。后两句则巧妙地将陶渊明的归隐情感与《国风》中的民歌情感相提并论,暗示了陶渊明诗歌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民间智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评价。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