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芸轩为陈惟德赋

曾见茅堂映德星,难兄难弟总穷经。 春藏芸草将除蠹,夜剪灯花不聚萤。 好效茝兰同作佩,宁知黍稷独非馨。 年来更得康成学,书带丛生绿满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藏芸轩:指藏书室,芸草有驱虫作用,常用于保护书籍。
  • 难兄难弟:形容兄弟间关系亲密,共同经历困难。
  • 穷经:深入研究经典。
  • 芸草:一种植物,其香味可以驱虫,常用于书籍保护。
  • 除蠹:除去书中的蛀虫。
  • 灯花: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 聚萤:指萤火虫聚集,比喻勤奋学习。
  • 茝兰:两种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
  • 黍稷:古代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这里比喻普通或低贱的事物。
  • 非馨:不香,这里指不值得称道。
  • 康成学:指东汉经学家郑玄的学问,他字康成。
  • 书带:指书籍的装饰带,这里比喻书籍。
  • 绿满庭:形容庭园中植物茂盛。

翻译

曾见过那茅草屋中映照着德星的光辉,兄弟们亲密无间,共同深入研究经典。春天,芸草的香气弥漫,用以除去书中的蛀虫;夜晚,剪去灯芯上的花,不让萤火虫聚集,以免分心。他们喜欢效仿茝兰,将其作为佩饰,以示高洁;却不知黍稷虽普通,也非不值得称道。近年来,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了郑玄的学问,书籍如绿带般茂盛,遍布庭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充满学问气息的藏书室,以及其中勤奋学习的兄弟。诗中通过“藏芸轩”、“穷经”等词语,展现了兄弟二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知识的尊重。同时,通过“芸草”、“灯花”等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他们学习环境的宁静与专注。最后,以“康成学”和“书带丛生绿满庭”作结,不仅赞美了他们的学问成就,也象征着学问的繁荣与传承。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兄弟情谊的赞美。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