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仁和

卜邻本乡里,相见即欢欣。 人生散与聚,有如川上云。 向来枉驰骛,尘事多纭纷。 晚节颇闻道,尚友千载人。 叹息复叹息,别离负殷勤。 今朝好风日,出门随所欣。 南山拭晴翠,矫首天无云。 山深寡人事,可以遗世纷。 乃知紫芝曲,俱是逃秦人。 荷锄筋力倦,未敢辞其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卜邻:选择邻居。
  • 驰骛:奔走忙碌。
  • 纭纷:纷乱。
  • 尚友:崇尚交友,与古人交朋友。
  • 紫芝曲:古代隐士的歌曲,象征隐逸生活。
  • 逃秦人:指逃避乱世的人。

翻译

选择邻居原本就在乡里,相见时便感到欢欣。 人生中的分散与聚集,就像河上的云一样无常。 过去我曾忙碌奔走,世事纷乱繁多。 晚年我开始领悟道理,崇尚与千年前的古人交朋友。 我叹息再叹息,别离辜负了殷勤的相待。 今天早晨风和日丽,出门随心所愿感到愉悦。 南山在晴朗中显得更加翠绿,抬头望去天空无云。 山中深处人烟稀少,可以遗忘世间的纷扰。 由此可知,那些紫芝曲,都是逃避秦朝乱世的人所作。 扛着锄头感到筋疲力尽,但我未敢辞去这份勤劳。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卜邻本乡里”展现了诗人对邻里和谐的珍视,“晚节颇闻道,尚友千载人”则体现了诗人晚年对古人的敬仰和对道义的追求。通过“南山拭晴翠,矫首天无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纷繁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