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人日饮范君子和酒酣赋诗呈座上诸君

正月七日春欲动,拂面东风力尚微。 且贪席上宾朋乐,未觉平生事业非。 青山绿水俱可隐,白发苍颜胡不归。 会须高揖浮邱袂,千仞冈头一振衣。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未: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方式,此处指某年的乙未年。
  • 人日:中国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七。
  • 范君子和: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酒酣:饮酒到兴致高涨时。
  • 拂面:轻拂面庞。
  • 东风力尚微:东风的力量还很微弱,指春风初起。
  • 席上宾朋乐:宴席上与宾朋共乐。
  • 平生事业非:一生的成就和事业并不如意。
  • 青山绿水:指美丽的自然景色。
  • 白发苍颜:形容年老,头发白了,脸色苍老。
  • 胡不归:为何不归隐。
  • 会须:应当,必须。
  • 高揖浮邱袂:高举双手,像是要与浮邱(传说中的仙人)握手。
  • 千仞冈头:极高的山冈。
  • 振衣:抖动衣服,比喻振奋精神。

翻译

在乙未年的正月初七,春天即将苏醒,轻拂面庞的东风力量尚且微弱。我且享受宴席上与宾朋共乐的时光,不觉一生的事业并不如意。美丽的青山绿水都是隐居的好去处,为何不归隐,让白发苍颜的自己得到安宁?应当振奋精神,高举双手,仿佛要与仙人握手,站在极高的山冈上抖动衣服,展现新的气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节期间与朋友欢聚时的情感与思考。诗中,诗人通过对春风、宴席、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两句“会须高揖浮邱袂,千仞冈头一振衣”展现了诗人想要摆脱尘世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段克己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称为遁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遗文为《二妙集》,刻之家塾。临川吴澄为之序曰: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其诗如:「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