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伯长侍讲伯生伯庸二待制同赴北都却还夜宿联句归以示予次韵效体发三贤一笑
杜诗诧蜀险,高有石匮阁。
安知居庸口,可掠太白脚。
马行已崇巅,鸟度尚层壑。
林蹊旷迷辙,崖井荒留幕。
俯疑日沈车,阒若风鼓橐。
玄云倏扬旟,朱霞粲涂鞟。
数驿程匪赊,袭裘寒更薄。
客魂逢酒销,鬼胆因诗愕。
蟠木将为容,胡绳未宜索。
严召戒晨趋,澄旻际秋廓。
紫微晶焕烂,瀚海气冥漠。
腰无两鞬属,道有五丁凿。
弭辔谁所援,还衡犹屡错。
小息树吟旌,争先厉词锷。
非开石首筵,似听郾城柝。
巨敌无前勍,偏师当后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匮阁:古代蜀地的一个险要之地,杜甫诗中曾提及。
- 太白脚:指太白山脚,这里比喻居庸口的险要。
- 林蹊:林间小路。
- 崖井:山崖边的井。
- 阒(qù):寂静无声。
- 风鼓橐:比喻风声如鼓。
- 玄云:黑云。
- 朱霞:红色的霞光。
- 涂鞟:涂饰的皮革。
- 数驿程:计算驿站的距离。
- 袭裘:穿着皮衣。
- 鬼胆:形容诗句惊人,使人胆寒。
- 胡绳:古代用来捆绑的绳索。
- 澄旻:晴朗的天空。
- 紫微:星名,也指帝王的宫殿。
- 瀚海:沙漠的古称。
- 五丁凿:传说中五丁开山的故事,比喻开路艰难。
- 弭辔:放松缰绳,停止前行。
- 还衡:回转方向。
- 词锷:锋利的言辞。
- 石首筵:石首鱼宴,比喻盛宴。
- 郾城柝:郾城(今河南许昌)的夜警声。
- 巨敌无前勍:形容敌人强大,无人能前。
- 偏师当后却:指小部队应当后退。
翻译
杜甫的诗中惊叹蜀地的险峻,那里有高耸的石匮阁。谁知道居庸口,也能让太白山脚显得可怖。马匹已经行至山巅,鸟儿仍在深谷中飞翔。林间小路迷失了车辙,山崖边的井旁荒芜留有帷幕。俯视之下,仿佛太阳沉入了车中,寂静之中,风声如鼓。黑云突然扬起旗帜,红霞灿烂如涂饰的皮革。计算驿站的距离并不遥远,但穿着皮衣仍感寒冷。旅人的忧愁被酒消解,诗句惊人,令人胆寒。盘曲的树枝将成为容身之所,但捆绑的绳索不宜索取。清晨的严召提醒着晨间的急行,晴朗的天空边际秋意开阔。紫微星璀璨,瀚海气息幽深。腰间没有两把弓箭,道路却有五丁开凿的艰难。放松缰绳,谁来援助,回转方向屡次出错。小憩时树立吟咏的旗帜,争先恐后地磨砺言辞的锋利。不是开启石首鱼的盛宴,却像是听到郾城的夜警声。巨大的敌人无人能前,小部队应当后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和心理感受,展现了行旅的艰辛与诗人的情感变化。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风鼓橐”、“玄云扬旟”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也表达了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