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涛轩

松轩谁作翠涛扇,数聿丹青犹未乾。 江头曾记八月听,石上况得双株看。 己因吹万问天籁,还如后凋知岁寒。 清流一掬可洗耳,何时与子共盘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ù):助词,无实义,用于句首或句中。
  • 丹青:指绘画。
  • (gān):这里指干燥。
  • 吹万:指风声。
  •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鸣等。
  • 后凋:指松树,因其四季常青,不随季节变化,故称“后凋”。
  • 岁寒:指冬季,也比喻困境或晚年。
  • (jū):用手捧。
  • 洗耳:比喻专心倾听。
  • 盘桓 (pán huán):徘徊,逗留。

翻译

松树环绕的轩阁,是谁绘制了翠涛的扇面,几笔丹青似乎还未干透。 曾在江头记得八月听涛声,现在石上还能欣赏到两株松树。 已经因为风声而询问自然的声音,又如同知道松树在寒冬中依然青翠。 清澈的溪流一捧水足以洗净耳朵,不知何时能与你共同徘徊于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象。通过“松轩”、“翠涛扇”等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吹万问天籁”与“后凋知岁寒”两句,巧妙地将自然声音与松树的坚韧品质相结合,传达出对自然界中恒久不变之美的感悟。结尾的“清流洗耳”与“共盘桓”则流露出诗人希望与知己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的愿望。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