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融上人

显明古刹化烟霞,甘露泉头即是家。 薝卜结成霜后寔,枇杷开到雪中花。 也知寂灭方为乐,始信浮生自有涯。 写得旧时行道影,不教尘土污袈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显明古刹:明显而古老的寺庙。
  • 化烟霞:形容寺庙如烟霞般飘渺,意指寺庙环境幽静,远离尘嚣。
  • 甘露泉:指寺庙中的一处清泉,象征清净与神圣。
  • 薝卜(zhān bǔ):即栀子花,常绿灌木,夏季开白花,有香气。
  • 霜后寔:霜后的果实,指栀子花结的果实。
  • 枇杷:一种果树,冬季开花,春季结果。
  • 寂灭:佛教用语,指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即涅槃。
  • 浮生:指人生,含有短暂和无常的意味。
  • 行道影:指修行者的身影,这里特指融上人的形象。
  • 袈裟(jiā shā):佛教僧侣的法衣。

翻译

那座显赫的古寺,如同烟霞般飘渺,甘露泉的源头便是我的家。 栀子花结成了霜后的果实,枇杷却在雪中绽放花朵。 我明白,达到寂灭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快乐,开始相信人生自有其限度。 我描绘了旧时修行者的身影,不让尘土玷污了那袈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古寺的幽静和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诗中“显明古刹化烟霞”和“甘露泉头即是家”描绘了寺庙的超凡脱俗,而“薝卜结成霜后寔,枇杷开到雪中花”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象征了生命的坚韧和无常。后两句“也知寂灭方为乐,始信浮生自有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领悟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