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李元礼:李膺,字元礼,东汉末年名士,以清高著称。
- 孔北海: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文学家,曾任北海相,以才学和直言著称。
- 归去来: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辞官归隐田园的愿望。
- 篱菊:篱笆旁的菊花,常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
翻译
世间若无李元礼般的高士,又有谁会容纳孔北海般的才子呢? 我长声吟唱着归隐田园的歌谣,篱笆旁的菊花却无人来采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李元礼和孔北海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缺乏高洁之士和容纳才子的环境的失望。诗中“长歌归去来”一句,借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篱菊无人采”则进一步以篱笆旁的菊花无人问津,来象征自己高洁的情操和才华不被世人所赏识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段克己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称为遁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遗文为《二妙集》,刻之家塾。临川吴澄为之序曰: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其诗如:「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
段克己的其他作品
- 《 仲冬之初家弟诚之自芹溪得红梅数枝作三诗以见意夜归枕上次韵简山中二三子 》 —— [ 元 ] 段克己
- 《 水调歌头 · 癸卯八月十七日逆旅平阳夜闻笛声有感而作 》 —— [ 元 ] 段克己
- 《 临江仙 寿周景纯 》 —— [ 元 ] 段克己
- 《 满江红 · 遁庵主人植菊阶下秋雨既盛草莱芜没殆不可见江空岁晚霜馀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因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 》 —— [ 元 ] 段克己
- 《 仲冬之初家弟诚之自芹溪得红梅数枝作三诗以见意夜归枕上次韵简山中二三子 》 —— [ 元 ] 段克己
- 《 为龙门史师寿不遇 》 —— [ 元 ] 段克己
- 《 寄仲坚汉臣二子 》 —— [ 元 ] 段克己
- 《 方平道中 》 —— [ 元 ] 段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