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梁:地名,具体位置不详,这里指姚叔器曾经居住或游玩的地方。
- 阑干:栏杆。
- 昆明:指昆明池,古代长安附近的一个大池,这里借指繁华之地。
- 劫灰: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后留下的灰烬,比喻战乱或灾难后的残破景象。
- 稚子:幼子,小孩。
- 儒官:指学者或读书人。
- 青蓑笠:青色的蓑衣和斗笠,是渔夫或农夫的典型装束。
- 拟:打算,计划。
翻译
还记得石梁那最美的地方,深夜月光斜照在栏杆上。 繁华的昆明池已成劫后余灰,简陋的茅屋挡不住风雨的寒冷。 幸好有幼子相伴,谈笑间与儒官共享清欢。 何时能准备好青色的蓑衣和斗笠,计划着去溪南垂钓。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现实境遇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宁静的渴望。诗中“石梁”与“昆明”形成对比,前者代表宁静的自然美景,后者则象征繁华的消逝。末句“拟向溪南把钓竿”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
唐桂芳的其他作品
- 《 送懒云真士归龙虎山兼寄观海内史 》 —— [ 元 ] 唐桂芳
- 《 闻雪中仲修诸公谒国良大尹时余有海宁之役不偕兹会明日彦冲下访始知其故再用奉仲修西字韵以发一笑 其二 》 —— [ 元 ] 唐桂芳
- 《 病中辱周彦明吴彦冲下顾荒寂长篇短句间见层出懒拙不即奉答姑述唐律十解以谢 》 —— [ 元 ] 唐桂芳
- 《 送从子之江西 其一 》 —— [ 元 ] 唐桂芳
- 《 再用韵酬叔固 》 —— [ 元 ] 唐桂芳
- 《 暇日登尚絅秀才楼居率成四律以贺 》 —— [ 元 ] 唐桂芳
- 《 七月望日与龙翔付知命谒了即休上人因登金山绝顶见真杨瓜州镇江江阴诸山戢戢如指 》 —— [ 元 ] 唐桂芳
- 《 奉仲脩同知 其二 》 —— [ 元 ] 唐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