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簟入林僻

朱夏困蒸郁,城市多淫哇。閒招啸云侣,来食山中霞。 山中有何好?泉石端可嘉。清溜接笕筒,火种怜菑畬。 枯松偃涧壑,赤日流丹砂。茂林无珍禽,眢井空欢蛙。 桃笙寄惫懑,菊枕便昏花。烦襟顿消释,密荫争交加。 羲皇有神交,蘧庐等仙家。久坐令人健,微吟到日斜。 浮云沧海狗,歧路常山蛇。祥飙偶披拂,哀音馀掺挝。 山深民多醇,邻酒亦易赊。去去下岩扃,归途暝栖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夏:指夏季。
  • 蒸郁:闷热。
  • 淫哇:指城市中的嘈杂声。
  • 笕筒:竹筒做的引水工具。
  • 菑畬:新开垦的田地。
  • 偃涧壑:倒卧在山涧和沟壑中。
  • 丹砂:朱砂,这里形容阳光照在赤色物体上的颜色。
  • 眢井:干涸的井。
  • 惫懑:疲惫和烦闷。
  • 羲皇:指伏羲,这里比喻与自然的和谐。
  • 蘧庐:简陋的房屋。
  • 祥飙:吉祥的风。
  • 掺挝:敲击,这里指风声。
  • 岩扃:山门。

翻译

夏天闷热难耐,城市中充满了嘈杂声。我闲暇时召唤云中的伴侣,来山中品尝霞光。山中有什么好?泉石景色确实值得称赞。清澈的水流通过竹筒,新开垦的田地让人怜爱。枯萎的松树倒卧在山涧和沟壑中,赤日照耀着丹砂般的颜色。茂密的树林中没有珍稀的鸟类,干涸的井里只有空洞的蛙鸣。桃木的床寄存着疲惫和烦闷,菊花枕头方便昏昏欲睡。烦闷的心情顿时消散,密集的树荫争相交错。与伏羲有神交,简陋的房屋如同仙家。久坐使人健壮,微吟直到日落。浮云如同沧海中的狗,歧路如同常山中的蛇。吉祥的风偶尔吹拂,哀音伴随着风声。山中的人民淳朴,邻近的酒也容易赊购。离开山门,归途中夜幕降临,栖息的乌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夏日寻求心灵宁静的情景。通过对比城市的喧嚣与山中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泉石、枯松、赤日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最后,通过对山中民风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淳朴生活的渴望。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深刻感悟。

洪希文

元兴化莆田人,字汝质,号去华山人。洪岩虎子。郡学聘为训导。诗文激宕淋漓,为闽人之冠。有《续轩渠集》。 ► 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