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城复于隍:城墙重新修建在护城河之上。隍(huáng):护城河。
- 荆吴:古代地名,指荆州和吴地。
- 举烽烟:点燃烽火,表示有战事发生。
- 金汤固:比喻城池坚固,难以攻破。
- 惟婺:指婺州,古代地名。
- 铁瓮坚:比喻城池坚固如铁瓮。
- 畚锸:挖土的工具。畚(běn):盛土的器具;锸(chā):挖土的铁锹。
- 埤堄:城墙上的矮墙。埤(pí):低矮;堄(nì):城墙上的矮墙。
- 列戈鋋:排列着戈和鋋,古代的兵器。
- 引锥蒸土:用锥子刺土,蒸土筑城,表示筑城工艺精细。
- 皇图:帝王的版图。
- 际幅员:达到广阔的疆域。
翻译
城墙重新修建在护城河之上,已经过去了四十年,荆州和吴地突然点燃了烽火,战事再起。雄伟的藩镇已经设下了坚固的防御,而婺州更是坚如铁瓮。十万劳役者手持畚锸挖掘土石,三层城墙上的矮墙排列着戈和鋋,严阵以待。用锥子刺土,蒸土筑城,民众虽然劳苦,但只愿帝国的版图能够扩展到更广阔的疆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城池的修筑与防御情景,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城防情况,展现了战争的严峻和民众的辛劳。诗中“金汤固”与“铁瓮坚”形象地表达了城池的坚固,而“十万役夫操畚锸”则突出了民众的辛劳。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疆域扩展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