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拜扫盘桓南城亲友家书所闻见俚歌十首

· 宋褧
南城宦家有孤儿,华裾宝马日遨嬉。 群奴豪酗卖丘木,身在醉乡犹未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古代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
  • 拜扫:指扫墓祭拜,清明节期间的传统活动。
  • 盘桓:徘徊,逗留。
  • 南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地的南城区。
  • 宦家:官宦人家,即官员的家庭。
  • 孤儿:失去父亲或双亲的儿童。
  • 华裾:华丽的衣襟,指穿着华丽。
  • 宝马:名贵的马,这里指骑着好马。
  • 遨嬉:游玩嬉戏。
  • 群奴:一群仆人。
  • 豪酗:过度饮酒,酗酒。
  • 卖丘木:出售坟地的树木,这里可能指仆人滥用职权,私自出售主人家坟地的树木。
  • 醉乡:醉酒的状态,比喻沉醉于某种事物中。

翻译

在寒食节期间,我逗留在南城亲友家中,扫墓祭拜。听说南城有一个官宦人家的孤儿,每天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着名贵的马四处游玩。他的一群仆人酗酒成性,私自出售坟地的树木,而这位孤儿却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此一无所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一个官宦孤儿的生活状态,揭示了社会中权贵阶层的奢靡与无知,以及仆人的贪婪与滥权。孤儿虽然生活无忧,却对周围的不公和腐败视而不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诗中“华裾宝马”与“群奴豪酗”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孤儿的孤立无援和仆人的嚣张跋扈,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深刻批判。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