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友

· 吴当
几年野烧着寒灰,此日楼船向海回。 万叠云烟秋似黛,一江风浪夜如雷。 歌残玉树浮空棹,梦入金茎渴露杯。 想待上林花未发,春光应得鼓声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作诗。
  • 野烧:指野外的火。
  • 着寒灰:指火已经熄灭,只剩下冷灰。
  • 楼船:古代有楼的大船,常用于军事或游览。
  • 万叠:形容云层重重叠叠。
  • :古代女子用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这里形容云烟的颜色。
  • 金茎:指金制的茎状物,这里可能指某种华丽的器物。
  • 渴露杯:指渴望饮用的露水杯,这里可能指对清新事物的向往。
  • 上林:指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
  • 鼓声催:鼓声催促,常用来形容时间的紧迫或激励。

翻译

几年前野火燃烧后留下的寒灰,如今楼船正向着海边归来。 天空中万重云烟秋色似黛,一夜间江中风浪声如雷鸣。 歌声渐落,玉树般的船只在空中漂浮,梦中进入金茎般的华丽场景,渴望着露水杯中的清新。 想象着上林苑的花还未绽放,春光或许正等待着鼓声的催促,以展现其美丽。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梦幻般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期待和对春天的向往。诗中“野烧着寒灰”与“楼船向海回”形成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归途的喜悦。后联通过“梦入金茎渴露杯”等句,以梦幻的笔触抒发了对清新自然和美好时光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和向往。

吴当

元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