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陈州同知孙德政妻高氏贞节

· 宋褧
三十良人如冠玉,领兵当关死不复。 燕赵年饥盗贼窟,携儿避难聚衰族。 鸾镜尘昏忘膏沐,含饴弄孙备五福。 巍巍双桓表门屋,杞妻谩作崩城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 冠玉:形容男子美貌,这里指孙德政英俊。
  • 当关:守卫关口,这里指孙德政在战场上守卫。
  • 死不复:死去不再回来。
  • 燕赵:古代地名,今河北一带。
  • 年饥:饥荒年。
  • 盗贼窟:盗贼聚集的地方。
  • 衰族:衰落的家族。
  • 鸾镜:古代女子梳妆用的镜子。
  • 膏沐:化妆用的油脂。
  • 含饴弄孙:形容老年人的闲适生活,含着糖逗小孙子玩。
  • 五福:古代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种幸福。
  • 双桓:古代指两根柱子,这里指门前的两根柱子。
  • 杞妻:指杞梁妻,古代传说中的忠贞女子,其夫杞梁战死后,她哭崩城墙。

翻译

三十岁的丈夫英俊如玉,领兵守关战死不归。燕赵之地饥荒年,盗贼横行,我携儿避难于衰落的家族。尘封的鸾镜已忘却梳妆,含着糖逗弄孙儿,享受着五福之乐。门前巍峨的双柱标志着我们的家门,我无需像杞梁妻那样悲痛到崩城哭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忠贞的妻子在丈夫战死后,坚强地抚养后代,保持家族尊严的生活场景。诗中通过“冠玉”形容丈夫的英俊,以及“死不复”表达了对丈夫牺牲的哀悼。后文则通过“鸾镜尘昏”和“含饴弄孙”等细节,展现了妻子在艰难中依然保持尊严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最后以“双桓表门屋”和“杞妻谩作崩城哭”作结,强调了妻子的坚强和家族的荣耀,无需悲痛过度,体现了高氏贞节的精神。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