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沙都事

尚忆当年羽葆乘,河流如带绕山冈。 男儿堕地四方志,竹帛垂名千古香。 越石枕戈终破敌,苏卿持节未归乡。 慨予疏懒成何事,祇合藏身老墨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羽葆(yǔ bǎo):古代仪仗队中用鸟羽装饰的华盖,也指帝王车驾。
  • 竹帛: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
  • 越石:指西汉名将霍去病,因其墓在越石山,故称。
  • 枕戈:枕着武器睡觉,形容时刻准备战斗。
  • 苏卿:指西汉苏武,因持节不屈而闻名。
  • 持节:古代使臣出使时手持的符节,象征权威和使命。
  • 墨庄:指书斋,也泛指学问、文化。

翻译

还记得当年乘坐华盖车的情景,河流像带子一样环绕着山冈。男儿生来就有四方之志,名字载入史册,流传千古,香气四溢。霍去病枕着武器,最终击败敌人;苏武手持符节,坚守使命,未曾归乡。感慨自己疏懒无成,只能隐居书斋,老于学问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回忆了往昔的壮志与豪情,通过对比历史英雄的功绩与自己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诗中“男儿堕地四方志,竹帛垂名千古香”展现了男儿的豪情壮志和留名青史的渴望,而“慨予疏懒成何事,祇合藏身老墨庄”则透露出对自身疏懒无成的自嘲与反思,最终选择隐居学问,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与自省。

朱希晦

元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