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陈氏慕亲堂

· 吴当
城外云连郭隗台,草堂寂寞傍坟开。 碑铭有字人常读,宰树成行手自栽。 雊雉春迎寒食出,哺乌晴逐夕阳来。 百年霜露无穷思,击筑酬歌总是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郭隗台:指郭隗的墓地,郭隗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名士。
  • 碑铭:刻在石碑上的文字,用以纪念或记载某人或某事。
  • 宰树:指墓地中的树木,通常由墓主或其后人栽种。
  • 雊雉:雉鸡的叫声,这里指雉鸡。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冷食的习俗。
  • 哺乌:指乌鸦哺育幼鸟。
  • 霜露:比喻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击筑: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演奏筑乐。
  • 酬歌:应和着歌声。

翻译

城外的云彩连绵不断,郭隗的墓台就在那里,草堂孤独地依傍着坟墓开放。石碑上的铭文常有人来读,墓地中的树木成行,是我亲手栽种的。春天寒食节时,雉鸡在草丛中鸣叫,乌鸦在夕阳下哺育幼鸟。百年的霜露,无尽的思念,演奏筑乐,应和着歌声,总是充满了哀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哀伤的墓地景象,通过“郭隗台”、“碑铭”、“宰树”等意象,传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诗中“雊雉春迎寒食出,哺乌晴逐夕阳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夕阳下的宁静,而“百年霜露无穷思,击筑酬歌总是哀”则深刻表达了岁月流逝与人生无常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吴当

元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