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和诗,依照别人诗词的韵脚或内容作诗。
- 御史端公: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端公,对御史的尊称。
- 箫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个有箫声或箫曲的地方。
- 千峰:形容山峰众多。
- 紫翠:紫色的山峰和翠绿的树木,形容山色美丽。
- 隔溪:隔着溪流。
- 幽鸟:指在幽静环境中鸣叫的鸟。
- 碧桃:一种观赏桃花,花色鲜艳。
- 玉芝:传说中的仙草,这里可能指一种植物。
- 老:衰老,凋谢。
- 神仙:神话中的仙人。
- 僧:和尚,佛教徒。
翻译
烟雾缭绕,千峰叠翠,紫色的山峰与翠绿的树木交相辉映。隔着溪流,幽静的鸟儿鸣叫声此起彼伏,相互呼应。碧桃花已经凋谢,玉芝也显得衰老,这里看不到传说中的神仙,只能见到和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山景,通过“烟锁千峰紫翠层”和“隔溪幽鸟语相应”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的静谧与生机。后两句“碧桃花谢玉芝老,不见神仙只见僧”则透露出一种时光流转、仙境难寻的哀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繁华的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