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

北叟塞上马,秦人宫中鹿。 语默知是非,得失见祸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叟塞上马:出自《庄子·秋水》,北叟指的是塞翁,他的马走失后又带回一匹好马,比喻事物的得失难以预料。
  • 秦人宫中鹿: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二世在宫中看到鹿以为是马,比喻是非颠倒。
  • 语默:说话与沉默,指言行。
  • 得失:得到与失去。
  • 祸福:灾祸与幸福。

翻译

北方的老翁在边塞丢失了马,秦朝的人在宫中将鹿误认为马。通过言语和沉默可以知晓是非,从得到与失去中可以看出祸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两个典故“北叟塞上马”和“秦人宫中鹿”,表达了世事无常、是非难辨的哲理。诗中“语默知是非,得失见祸福”进一步阐述了通过言行可以判断是非,从得失中可以预见祸福的道理。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朱希晦

元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179篇诗文